部全面介绍「留法三剑客」艺术经历和成就的传记著作。
配有一百余幅图片。包括画家代表画作和数量丰富的资料图片。
他们是融合中西、名满天下的画坛巨匠
他们是师出同门、携手艺海的“三剑客”
他们是天涯知己,初心不改情牵半个世纪
吴冠中:2016年4月,香港保利春拍,《周庄》2.36亿港元,刷新中国现当代油画纪录
朱德群:2016年11月,香港佳士得秋拍,《雪霏霏》9182万港元,创个人纪录
赵无极:2017年5月,香港佳士得春拍,《29.09.64》近1.53亿港元,创个人纪录
吴冠中:首位获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的中国籍艺术家。屡遭波折,以“苦行僧”式的虔诚将西洋艺术之花种到故乡的土壤里。
朱德群: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中位汉家子,在他的作品里时常透露出一种隐隐的乡愁,这份东方式的乡愁令人心生感动。
赵无极: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院士,将西方现代绘画形式和色彩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是当今世界画坛最杰出的华裔巨匠。他们师出同门,从西子湖畔起步,先后赴法学习,融汇中西,成就斐然,被称为“留法三剑客”。本书以详尽的史料,动人的笔触以及丰富的画作,全面梳理三位大师如何从同一起点出发,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平行发展、相互影响扶持,终于在“艺术的山顶”再次聚首——用非凡的艺术造诣、杰出的画作、高尚的人格为世界画坛留下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留法三剑客”传奇。
序:二十载搜寻每一块拼图 还原艺术史上一段佳话
章 三十年代:遇见
壹 江苏:家世迥异
水乡黎明/ 晾画/ 一张明信片
贰 杭州(一):同学少年
改变命运的遇见/ 少年赵无极—艺专年龄最小的学生/ 千里大迁徙
第二章 四十年代:相知
叁 重庆:战乱辗转
法文课/ 留学梦
肆 南京:依依惜别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痛失画作
伍 巴黎(一):艺都寻梦
巴黎圆梦/ 赵无极也来了/ 去留的抉择
第三章 五十年代:抉择
陆 北京(一):艰难转型
归国/ 大雅宝胡同甲2号/ 从恭王府到后海大杂院
柒 台北:宝岛成名
朱德群画展/「五月画会」
捌 巴黎(二):崭露头角
遇见塞尚/ 中式婚礼/ 五月沙龙
玖 美国:无限期的旅行
第四章 六十—七十年代:磨砺
拾 北京(二):浩劫浮沉
「中国的梵高」/「粪筐画家」/ 丰碑—《长江万里图》/ 吴冠中vs 李可染:「苦行僧」vs「苦学派」
拾壹 巴黎(三):扬名艺都
重新发现中国/「作画是画面和自己之间的一场战斗」/「超脱风景画」/「诗意的自然空间」
第五章 八十年代:辉煌
拾贰 北京(三):艺术新生
双燕/「水墨生涯」
拾叁 巴黎(四):异域重逢
老友重逢/ 80年代/ 向马蒂斯致敬
拾肆 新加坡:因画结缘
赵无极狮城三联画/ 吴冠中与新加坡
拾伍 杭州(二):重回母校
拾陆 香港(一):吴冠中画展
第六章 九十年代:
拾柒 伦敦:惊艳英伦
吴冠中亮相大英博物馆/ 苏立文与「留法三剑客」
拾捌 巴黎(五):聚首
吴冠中三度巴黎行/「汉家之子」荣登法兰西学院院士宝座/ 赵无极接受授勋
拾玖 北京(四):文化使者
大象无形——朱德群近作展/ 赵无极随法国希拉克访华/ 吴冠中:在东西方艺术之间架桥/「在山顶会合」
第七章 新世纪:告别
贰拾 巴黎(六):世纪绝响
《复兴的气韵》/ 赵无极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
贰拾壹 香港(二):天价、无价
维多利亚湾写生/ 拍卖场刷新纪录
贰拾贰 深情告别
吴冠中走了/ 赵无极的岁月/ 朱德群谢幕:天堂里的相会/ 未完结的「留法三剑客」传奇
第八章 东方画家的「留法梦」:师友
贰拾叁 中国现代艺术之父——林风眠
赴法学艺遇伯乐/ 创立杭州艺专/ 隐居嘉陵江南岸/ 卖画为生/ 身陷囹圄/ 赵无极回沪寻恩师/ 定居港岛深居简出/ 重返巴黎/ 朱德群来港探望恩师/ 驾鹤西归
贰拾肆 中国抽象艺术的宗师——吴大羽
留法归来的代油画家/ 杭州艺专的旗帜/ 被挤出画坛的一代宗师/ 吴大羽的学生们
贰拾伍 艺术的独行侠——常玉
徐志摩眼中的常玉/ 常玉的背影/ :常玉的艺术归宿
寻梦巴黎(代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