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充满纯真与童趣的黄金年代✽✽
本书以十九世纪中叶的童书公司──乔治•劳特力奇公司于1870-80年代所出版的作品,分析英国十八世纪的复苏或复兴潮流,如何反映在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儿童图画书中。该公司在此时期邀请艾德蒙•埃文斯(Edmund Evans)担任木刻与印刷师,协同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三位插画家:蓝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华特•克雷恩(Walter Crane)、与凯特•格林那威 (Kate Greenaway),制作成以十八世纪文化为主题的图画书系列。
凯迪克的《约翰吉尔平骑马》、《疯狗之死挽歌》、《农夫少年》及《潘展状图画书》,采用英国十八世纪古典作家的作品,作为这些图画书的文本,并巧妙地结合文字的叙述与插画,发展出具有创新设计概念的图画书。克雷恩与埃文斯合作的《美女与野兽》图画书,也是采用十八世纪作品做为文本,并且吸收维多利亚时期盛行的日本艺术,使图画书富有设计与装饰的特征。格林那威则以《窗下》,描绘具有十八世纪象征的女童形象,以及在古风中的花园景色。其插画中的美学风格与复古风味,甚至影响了当时的流行风尚,让当时利伯提百货公司也采用发展出童装与戏服。
十八、十九世纪童书出版业与印刷业出现前所未见的扩展,许多童书业者因应风潮,积极制作多样类型的教具用品,包括字母玩具、卡片、拼幅地图、切割拼图、图页、书写纸;而如《约翰吉尔平骑马》在美国费城和纽约都有出版,还制成木马玩具,更显示出十八世纪复苏影响下的图画书,在英美广受欢迎的热门程度。
本书特色
§ 超过200张维多利亚时代图画书珍本图像
§ 详述国际3大儿童文学奖纪念名人的背景
§ 从艺术美学、文本分析等方面,探讨18、19世纪英国图画书
§ 作者序 §
│部份│
Chapter 1 序论
1.1研究设计
1.2研究文献探讨
1.3研究方法
1.4论文架构与各章摘要
Chapter 2 乔治•劳特力奇公司
2.1前言
2.2十八世纪复苏风潮(1870-1900)
2.3乔治•劳特力奇公司(George Routledge)
2.4艾德蒙•埃文斯(Edmund Evans)
2.5小结
Chapter 3 插画家的生平活动
3.1前言
3.2蓝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
3.3华特•克雷恩(Walter Crane)
3.4凯特•格林那威(Kate Greenaway)
3.5小结
Chapter 4 旧圣诞节
4.1前言
4.2十九世纪英国圣诞节与出版品变化
4.3圣诞节与马车
4.4乡绅与圣诞夜
4.5圣诞日
4.6圣诞节晚餐
4.7圣诞节化装舞会
4.8小结
Chapter 5 约翰•吉尔平骑马
5.1前言
5.2《约翰•吉尔平骑马》诗文
5.3 乔治王时期(1784-1836):约翰•吉尔平骑马的版本与插画
5.4 维多利亚时期(1837-1878):约翰吉尔平骑马的版本与插画
5.5蓝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
5.6小结
Chapter 6 维克菲尔德的牧师
6.1前言
6.2 《维克菲尔德的牧师》及其视觉艺术(绘画及插画)市场评估
6.3《维克菲尔德的牧师》早期插画版小说中的作品
6.4丹尼尔•麦克里斯(Daniel Maclise)
6.5威廉•穆雷迪(William Mulready)
6.6蓝道夫•凯迪克(Randolph Caldecott)
6.7小结
Chapter 7 农夫少年
7.1前言
7.2《农夫少年》诗文
7.3十九世纪《农夫少年》的版本与插画
7.4 约翰•康斯坦堡(John Constable)的绘画作品:《苏佛克的犁田景色》、《麦田》、《云的习作》
7.5蓝道夫•凯迪克的《农夫少年》图画书
7.6小结
│第二部份│
Chapter 8 十八世纪的再现:风俗画
8.1前言
8.2十八世纪的复苏(1870-1900):风俗画
8.3小结
Chapter 9 美女与野兽
9.1前言
9.2十八世纪的口述传统与文学传统
9.3十九世纪《美女与野兽》的版本与插画
9.4华特•克雷恩的《美女与野兽》与日本艺术
9.5小结
Chapter 10 儿童肖像画
10.1前言
10.2 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展览与艺术评论:十八世纪英国肖像画
10.3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的儿童肖像画
10.4凯特•格林那威的儿童肖像画
10.5小结
Chapter 11 儿童教具与游戏用品
11.1前言
11.2儿童中心教学的历史背景
11.3儿童教具与游戏用品:辅助教具
11.4《约翰•吉尔平骑马》教具与游戏用品
11.5小结
Chapter 12 绘画、时尚与戏剧
12.1前言
12.2时尚
12.3戏剧
12.4小结
Chapter 1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