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思维解决商业难题的书籍推荐

penny的头像 penny 编辑推荐人气:0时间:2023-05-02

用艺术力突破商业瓶颈

用艺术力突破商业瓶颈

  • 作者:增村岳史
  • 译者:杨明绮
  • 出版:典藏艺术家庭
  • 年份:2020年08月
  • 语言:繁体中文
  • 页数:208 页
  • ISBN:9789579057714

素描就是一种逻辑。

无中生有,才能创造商机。

常听到有人这么说:“我这个人没什么品味”、“我很擅长逻辑思考,但完全没什么创意可言”,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当你次要煮咖喱时,多数人都会先上网或按照食谱或询问有经验者,按步骤操作,但在煮了几次之后,逐渐会更替不同的香料或肉品或蔬果,调整成自己独有的口味,如这般一边累积经验,一边吸收各种情报,逐渐精通一

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经验。

艺术与科学,感性与技术并非对立,甚至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在书中提到东京艺大设有美术解剖学课程训练观察,美国哈佛等大学医学院也设置艺术鉴赏与素描等课程提升临床诊疗技巧。艺术力可以强化感知,去理解他人并发现、面对、解决问题,不仅运用于商品设计、工业科技设计,甚至还能活络房市、地价、促进地方繁荣,好比活用设计力将原本废弃的工业区改造成文创园区等,不仅能改善治安问题,还能改造环境。本书共有七章,从释义到实例,作者以其商业丰富人脉与授课经验提要说明,条理分明地连接起读者们的左脑与右脑。

破题关键字:艺术、商业、感性、逻辑、科学、技术、设计、创作力、解决问题、委托、自我表现、创造价值。

前言


章  商业与艺术的意外关联

▽从艺术汲取商机的龙头企业

脸书用艺术缀满创意

艺术大学学生一手创立“Airbnb”

旗舰店设置艺廊

▽经营品牌形象时代的CEO手腕

谁是乔布斯的个商量对象?

日本有所谓的CCO吗?

▽科技借由与艺术的融合,更增精进

科技公司进军广告业界的理由

身为跨国科技公司与咨询公司“IBM”的原点为何?

▽素描力是资讯视觉化的基础

资讯视觉化革命

以素描锻炼出来的见解力

因为视觉化而得到新发现

▽不动产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可以哄抬地价

艺术还能改善治安与景观

艺术还能减少无谓的花费

▽企业家为何多是艺术爱好者?

设立美术馆的昭和时代伟大企业家们

“艺术”是商业的出发点

权贵风范

彼得‧杜拉克是日本画的爱好者

经营管理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可以突破逻辑思考的瓶颈


第二章  艺术的定位──艺术的意义与功用  

▽艺术的主要功用

以感性提出问题,创造新价值

▽艺术的意义

艺术是一种深度思考

艺术“总有”会派上用场

▽相互关联的四象限

艺术与科学的相互作用

艺术与逻辑的关系

AI与艺术


第三章  艺术.设计.创作力──三者之间的个别关系

▽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差异为何?

创作与解决课题

设计是一道课题

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

何谓创作力?

▽设计的思考步骤

重新架构既有的创意与先贤的智慧

设计的各种领域

▽艺术的思考步骤

初始于印象派

艺术的各种领域

▽从无到有的思考法

设计思考是一把魔法权杖?

艺术=无中生有

▽能“无中生有”的人才,最为炙手可热

创意阶级的崛起

艺术人才与设计人才


第四章  “逻辑”也是艺术的基础之一

▽融合逻辑与感性的创作

冈本太郎有着让艺术爆发的逻辑力

内心炽热如火的梵高,笔触却像CG般细致。

▽艺术细胞能够靠后天养成吗?

应届考上东京艺大的学生,数学成绩都很好。

素描就是一种逻辑

▽照着自己所想的来画,并非美术教育

多是“除了美术成绩以外,其他都很”的菁英分子。

扎根于逻辑的国外美术教育

原地踏步的日本美术教育


第五章  一窥艺术的创新要素

▽何谓创新?

印象派创造新价值

世上位摸黑作画的画家,原本是军方解码员。

毕加索的立体派,打破绘画的“连续性”。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故事”。


第六章  艺术思考

▽突破商业瓶颈的思考法

被批评肯定会滞销的“随身听”

四个人就打造出名车“TOYOTA 2000 GT”

▽培养艺术思考

任谁都有感性

如何唤醒品味?

▽赏画让自己开启一扇“新感知”的窗

感性与逻辑同时运作

视觉思维策略

如何欣赏结合艺术与逻辑的作品

▽素描是艺术思考的基本功

素描的效用


第七章  实践篇:素描有助于提升思考力!

▽美术教育的守破离

▽艺术与逻辑

方法1 了解笔触,了解思考类型

方法2 提升观察力,了解认知偏见

方法3 提升从各种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

▽结语

艺术思考的真髓

TAG:艺术思维 商业模式

更新于2023-05-02

相关书籍

  • 新审美经济
    关于新审美经济理念的书籍

    美学、审美,不再局限于美感阐释与艺术哲学,是探索多样的感性状态,也不再局限于传统艺术领域,而是关注当代可能发生的所有审美经验,包括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

    2023-07-02 09:15:08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