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庭园设计大师的65则对话

penny的头像 penny 编辑推荐人气:0时间:2023-02-01

看不见的设计:禅思、观心、留白、共生,与当代庭园设计大师的65则对话

看不见的设计

禅思、观心、留白、共生,与当代庭园设计大师的65则对话

  • 作者:枡野俊明
  • 译者:蔡青雯
  • 出版:脸谱
  • 年份:2019年03月
  • 语言:繁体中文
  • 页数:216 页
  • ISBN:9789862357163

一庭一禅机•一心一设计

一位禅僧的美学观,一个独特的日本美学世界

――――《你所烦恼的事,有九成都不会发生》枡野俊明的美学人生课――――

将枯山水带入现代空间的禅僧

日本枯山水大师、当代最杰出的景观设计师之一

给建筑、设计、艺术和所有的人的赠礼

★逾60张实景照片、手绘插图、设计手稿,一窥大师设计历程与创作精髓

★东方禅思与日本美学精采演绎,尽显设计中的禅之美

★名家赞誉推荐――――

李彦良∣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长

阮庆岳∣建筑师╱小说家

“以东方禅思为核心,借由园林美学的探讨,反思现代文明发展下,人与自然以及心灵与外相间断离的问题,令人欣喜与赞叹的好书!”――阮庆岳

大师的禅思――设计之美

因为无法“保留”,所以美。

因为“留白”,所以更丰盈。

因为“看不见”,所以想像无限。

日本拥有独特的美意识和自然观,自古传承至今。

料理摆上鲜花装饰,品尝当季美味,室内用品随季节更换花样图案,将自然引进生活中,感受四季变化,日本人将这些视为的奢华享受。

从“变化”中探寻美,重视随处飘游的氛围,而非“形式”。不设法支配自然,而是试着与自然共生。

这样的美学观,诞生于禅艺术。

本书作者枡野俊明生于禅僧世家,以禅思为本从事设计,庭园作品承继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并灵活运用各个国家不同的风俗、文化、宗教,同时不断摸索尝试在作品中传达日本的美意识和价值观。

在本书中,枡野俊明以悠缓的文字,辅以庭园作品照片和手绘插图,揭示了设计中的禅之美:

“不均齐”――不完全,所以尚未达终点;没有尽头,所以才有作品的成立

“简素”――洞见素材的多样表情,从简素当中发现真正的丰富

“枯高”――枯萎凋零却越发美丽,展现无须任何陪衬的存在感

“自然”――无心不做作,单纯而无拘

“幽玄”――深藏余韵,想像看不见的事物

“脱俗”――心灵再现,否定形式而得的所有形式的自由

“静寂”――向内的心,感受无限安静之所

“禅”≠“宗教”,在“禅思”、“观心”、“留白”之后,一个的“共生”世界将启发所有人的美学观和创作源泉。

大师的美学――他们的设计都来自共生

乔布斯∣Apple共同创办人

我在京都所见的枯山水庭园的缥缈禅境,深深感动了我。

重森三玲∣日本庭园设计权威

石头与作者的呼吸调和一致时,石头自有行动。

野口勇∣现代景观雕塑大师

日本庭园就是一件雕刻作品。

伊东丰雄∣日本建筑大师

日本庭园建构于暧昧的秩序之上。打造建筑作品时,这种暧昧正是我们应当好好参照的事项吧。

隈研吾∣日本建筑大师

事实上,是庭园构思出建筑整体,而非建筑容纳庭园。

原研哉∣日本平面设计大师

设计就是扫除。落叶、青苔等长年的自然侵蚀,只需要将其扫除,除去多余的青苔,留下美好的青苔。......日本人从中感受到美。

大师的对话――看不见的设计•共生的设计

∣庭园,何也?

∣石、树、土......从尊重所有生命做起

∣擦亮内心

∣不敷衍自己的修行,才能形成表现

∣禅庭诞生的背景

∣禅僧为武士阐述生之道

∣一休文化学校

∣梦窗国师的信念与精神

∣将日本庭园运用至现代都市

∣生死轮回不息,唯有时刻全力以赴

∣“试组”才是关键

∣不进行先入为主的设计

∣柔韧的强度

∣设计访客的心

∣寻找用地的“灵感”

∣“佛性”优先于“自我”

∣了解“佛”的三项意义

∣让心变化的巧思

∣不强调自我的存在

∣阅读地心

∣“空”的空间

∣因为无法“保留”,所以美

∣设计共生

∣连结外与内

∣融合场域的历史与风俗

∣空间育人

∣影子比实物更能展现美

∣洞见场域的优缺点

∣构筑现场的人际关系

∣演奏大自然之音

∣“白”的颜色意义

∣借由“转用”再度赋予生命

∣思考斟酌数十种组合方式

∣观察石的脸孔和丰富表情

∣阅读石心,与石对话

∣具有品格和智慧,象征传说

∣了解树的状况,阅读树心

∣弯曲、挠折......历尽艰辛的树木才美

∣表现出穿透的“风”

∣显现空间的深邃

∣落下,流动,清净心灵

∣御影石的选择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设计“无常”

∣“不完全”、“不均齐”,无限的可能性

∣“简素”,朴实单纯中的丰富

∣“枯高”,事物真髓中的美

∣“自然”,无心不做作

∣“幽玄”,想像看不见的事物

∣“脱俗”,否定形式的自由境界

∣“静寂”,向内的心

∣逆向操作不自由的“自由奔放”

∣在“留白”中灌注“思想”

∣超越人们的“算计”

∣运用否定加以肯定

∣不排除

∣梅树的禅故事

∣不断寻求导师

∣敏锐感受世界

∣判断不留痕迹

∣安排坐禅

∣相系三十亿年的缘

∣不拘泥于创造好作品的执念

∣重要事物,一件就足够

∣追求生命极限之“道”

前言

【章   观心】

∣庭园,何也?

∣石、树、土......从尊重所有生命做起

∣擦亮内心

∣不敷衍自己的修行,才能形成表现

∣禅庭诞生的背景

∣禅僧为武士阐述生之道

∣一休文化学校

∣梦窗国师的信念与精神

∣将日本庭园运用至现代都市

∣生死轮回不息,唯有时刻全力以赴

【第二章   设计世界】

∣“试组”才是关键

∣不进行先入为主的设计

∣柔韧的强度

∣设计访客的心

∣寻找用地的“灵感”

∣“佛性”优先于“自我”

∣了解“佛”的三项意义

∣让心变化的巧思

∣不强调自我的存在

∣阅读地心

∣“空”的空间

∣因为无法“保留”,所以美

∣设计共生

∣连结外与内

∣融合场域的历史与风俗

∣空间育人

∣影子比实物更能展现美

∣洞见场域的优缺点

∣构筑现场的人际关系

∣演奏大自然之音

∣“白”的颜色意义

∣借由“转用”再度赋予生命

【第三章   与素材对话:石、绿、水、现代素材】

∣思考斟酌数十种组合方式

∣观察石的脸孔和丰富表情

∣阅读石心,与石对话

∣具有品格和智慧,象征传说

∣了解树的状况,阅读树心

∣弯曲、挠折......历尽艰辛的树木才美

∣表现出穿透的“风”

∣显现空间的深邃

∣落下,流动,清净心灵

∣御影石的选择

【第四章   追求美的极限】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设计“无常”

∣“不完全”、“不均齐”,无限的可能性

∣“简素”,朴实单纯中的丰富

∣“枯高”,事物真髓中的美

∣“自然”,无心不做作

∣“幽玄”,想像看不见的事物

∣“脱俗”,否定形式的自由境界

∣“静寂”,向内的心

∣逆向操作不自由的“自由奔放”

∣在“留白”中灌注“思想”

∣超越人们的“算计”

∣运用否定加以肯定

【第五章   给未来的创作人】

∣不排除

∣梅树的禅故事

∣不断寻求导师

∣敏锐感受世界

∣判断不留痕迹

∣安排坐禅

∣相系三十亿年的缘

∣不拘泥于创造好作品的执念

∣重要事物,一件就足够

∣追求生命极限之“道”

后记

中文版注

TAG:庭园设计 景观设计 日式美学

更新于2023-03-03

相关书籍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