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揭露100个业界、学界等待已久的“设计好方法”
方法分阶段,从初期到完成,引导不同阶段的设计思考
方法分目的,从灵感、创意、调查到评估,各有好方法协助寻找解答
跟i-phone、乐高、Frog Design取经,学习分析难题、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适用性,涵盖平面、建筑、数位、产品设计、广告行销及展示规划
跟成功商品取经,好设计,真的有方法!
完整揭露产出“好调查→好灵感→好测试→好解答→好策略”的关键秘诀。
平面—建筑—网站—电玩—产品—广告—行销企划—商场展示,学界&业界,专业推荐必读
好的设计看似简单?设计师常要在众多商品的世界之外,找出产品利基或切入点。设计方法即在帮助设计者避开盲点与迷思,期能穿透复杂的人类行为而进入设计的想像,提供分析、构成、操作程序,辨析执行方式与评估的机制。
本书的100个方法,汇整学理、学术研究及实务案例,可以交叉应用在不同设计层面,能帮助设计者破除观察及实作的局限,看穿产品、行为与心理的迷雾;超越量化与质性方法,为产品寻求亮点,达到适切与简化。其实,设计,一点都不简单。 ──邓建国(实践大学工业产品设计系教师)
不管是业主、产品设计师、广告行销企划、工程师、设计学界,所有专业工作者,都不断思索的问题:
如何用方法激发团队创意?什么样的调查法有助于贴近使用者需求?如何评估对手的优势?不同产品该如何测试才能确知消费者反应?如何用方法协助,客观地做出的设计决定?
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发想到上市,需要透过种种研究、调查、实验、测试......,究竟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方法广为业界采用?哪些跨领域方法,适合设计界取经?不同产品各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帮忙解决难题?本书作者鉴于业内面对复杂难题的迫切需要,广泛搜集杰出企业的实战经验与学界研究方法,书中提到的每一种方法和技巧,都将帮助设计者更加了解人,更聚焦在人身上,创造出更有意义的产品。
iPhone用“衍生式”研究,建构出理想中的app元素,并用“启发式评估”,设计出广受欢迎的app。eBay用“A∕B测试”,对照买家对网站图片大小的反应;再用“眼球追踪法”确认广告效益,拟定广告策略。Frog Design用“群众外包法”寻找灵感。乐高集团透过“创意工具箱”,激发设计时更深层的思考,并设计“客户体验稽核”,评定使用者的需求和重要性的优先级,将这些转换为更惊喜的设计。
书中介绍了100种广被设计人及学界采用的方法。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企业管理学、工程学等多门学科和领域,从不同的目的,行为、态度,质化、量化,传统、原创或改编,探索、衍生或评估等切入,更将设计分为五阶段,标示哪些阶段适合使用哪些方法,是设计人同步增加广度和深度的一本实用工具书。
不同目的背后,运用了什么样的设计方法?
概念法,帮助设计师吸收新知,融会贯通。
认知图,适合用来分析复杂的问题,做为决策的依据。
亲和图和KJ法,利用便利贴激发设计灵感和团体合作。
竞争测试,评估竞争对手产品容易使用的程度和优势。
拼贴和意象看板,协助设计团队更加了解使用者文化。
情书&和分手信,可看出使用者在生活中对产品的评价和期望。
角色扮演,能更贴近使用者的位置。而参与观察法,更进一步深入同理心。
Elito法,协助团队将观察转化为故事,紧密结合公司业务的逻辑和设计的洞见。
快速设计工作坊,让设计师、利害关系人和开发人员,共同发想点子,形成的设计概念。
作者简介
布鲁斯.汉宁顿 (Bruce Hanington)
美国宾州匹兹堡的卡内基美隆大学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研究所系主任、前系主任。致力于人性设计的方法与实务教学和研究。特别专精于设计民族志、设计参与性和在不同文化脉络下的造型意义。曾参与GE Appliance和Johnson & Johnson公司的设计计划咨询。文章见Design Issues、The Design Journal、Interactions并于Designing Inclusive Futures and Design and Emotion: The Experience of Everyday Things一书中,撰述其中一个篇章。
贝拉.马汀 (Bella Martin)
专业设计师、使用者经验顾问。曾参与微软、美国邮政服务,以及GlaxoSmithKline、Allstate Financial等多项得奖设计计划。目前将大半时间投入于带领对使用者研究方法有兴趣,并期待将使用者需求带入设计的组织。研究所就读于卡内基大学设计传达及信息设计系,这是开启她将使用者研究方法视觉化的起点。现定居于亚特兰大。
前言
01 A∕B测试
02 AEIOU
03 亲和图
04 人造物分析
05 自动远端研究
06 行为地图
07 身体激荡法
08 脑力激荡组织图
09 商用折纸
10 卡片分类法
11 个案研究
12 认知地图
13 认知演练法
14 拼贴
15 竞争测试
16 概念图
17 内容分析
18 内容盘点与稽核
19 脉络设计
20 脉络访查
21 创意工具箱
22 关键事件法
23 群众外包
24 文化探测
25 客户体验稽核
26 快速设计工作坊
27 设计民族志
28 设计工作坊
29 期许测试
30 日志研究
31 引导式叙事
32 Elito法
33 人体工学分析
34 评估研究
35 实证设计
36 经验原型
37 经验取样法
38 实验
39 探索式研究
40 眼球追踪
41 弹性模型制作
42 隐匿观察
43 焦点团体
44 衍生式研究
45 涂鸦墙
46 启发式评估
47 意象看板
48 访谈
49 KJ法
50 狩野分析
51 关键绩效指标
52 阶梯法
53 文献探讨
54 情书&分手信
55 心智模式图
56 心智图
57 观察
58 平行原型设计
59 参与观察法
60 参与式行动研究
61 参与式设计
62 个人物品收藏
63 人物志
64 照片研究
65 图像卡
66 原型法
67 问卷
68 快速反复测试评估法
69 远端管理研究
70 透过设计的研究
71 角色扮演
72 情境描述泳道图
73 情境故事法
74 次级研究
75 语意差异法
76 随行观察
77 模拟演练
78 站内搜寻分析
79 快速约会
80 利害关系人分析图
81 利害关系人浏览
82 分镜图
83 调查
84 任务分析
85 领域图
86 主题网络
87 放声思考法
88 时间感知研究
89 试金石之旅
90 三角比较法
91 三角交叉验证法
92 无干扰测量
93 使用性报告
94 使用性测试
95 使用者旅程图
96 价值机会分析
97 网络分析
98 加权矩阵
99 奥兹巫师互动模拟技术
100 文字云